电话:400-666-4846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每日资讯

想找工作?想提技能?一起解码“洪城就业通”吧~

来源:市就创中心 时间:2025-09-29 作者:市就创中心 浏览量:

在南昌市就业之家的招聘现场,应届毕业生陈珍珍没带纸质简历,却显得从容不迫——她走到“洪城就业通”智慧屏前,输入个人信息,系统瞬间生成电子简历。一键投递至心仪的南昌酷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当天她就收到了面试通知。“从没体验过这么高效的求职方式,就像身边有位专业的‘求职向导’!”陈珍珍的惊喜,正是南昌“洪城就业通”平台破解传统就业市场中“人岗错配”“奔波麻烦”等难题的真实缩影。

如今,越来越多的南昌求职者和企业正享受到“就业变通畅”的便利:江西农业大学毕业生周嘉怡收到平台精准推送的十余个匹配岗位,连企业的研发方向都与她的专业严丝合缝;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毕业生王福林通过“线上了解+线下对接”,顺利入职南昌正大畜禽有限公司;应届生蔡毅熬夜也能在平台直播间与AI数字人咨询岗位、观看企业宣传片……这些变化,都源于“洪城就业通”通过“数据通、服务通、机制通、保障通”四重突破,构建起一张覆盖就业全流程的“数字服务网”。

图片

01

数据通:数据破壁,AI牵线,人岗匹配“精准通”

传统就业市场中,求职者海投简历杳无音信,企业筛选简历费时费力,核心问题在于“信息不通”。“洪城就业通”以数据打通“信息孤岛”,让AI扮演“智能红娘”。

平台积极夯实“数据家底”,构建覆盖全市的就业数据“生态池”。教育、公安、民政、市监等13个部门,整合劳动力摸排、社保参保、毕业生档案、失业登记等多维信息,累计汇聚数据超114.12亿条,日均新增超180万条。更为贴心的是,平台为全市28万余家企业、658万常住人口建立“一人一档、一企一档”,为每位劳动者标注187项人社标签——如同为求职者和企业绘制“精准画像”,为高效匹配提供数字基础。

依托强大数据底座,AI的“智慧匹配”能力大显身手。平台运用AI语义解析技术,深入解读企业岗位需求与求职者意愿。周嘉怡求职时,系统依据其专业背景,不仅推送岗位,还精准匹配企业研发方向,让她感叹“平台比我还懂我”;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平台重点推荐“低技能门槛+就近3公里”的岗位,减轻通勤压力。截至目前,平台已为16.14万名求职者匹配推送岗位87.13万次,大幅缩短求职周期。

关键的是,数据并非“静态档案”,而是“实时鲜活”的。平台每日对接行业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及时更新岗位信息;采用“大数据+铁脚板”模式定期刷新劳动力数据,确保求职者状态与企业需求“永不滞后”——今日刚发布的岗位,明天就能推送至合适的人选。

图片

02

服务通:全链覆盖,全程护航,就业服务“不断点”

“以往找工作,投简历、签合同、查社保要跑多个地方,费时又费力。”这是许多求职者的共同困扰。“洪城就业通”不止步于“信息中介”,更将服务延伸至就业全周期,为劳动者从“准备求职”到“稳定在岗”提供全程护航。

线上,求职招聘全流程实现“闭环运行”。求职者可在线生成简历、一键投递、视频面试、查询录取结果;企业可发布职位、筛选简历、安排面试、发送录用通知。去年以来,平台已接入“百场校招”“春风行动”“洪漂人才荟”等245场招聘会,累计提供岗位1.8万余个,接收简历3.78万份,帮助2305人实现就业参保。王福林正是受益者之一,他通过平台提前了解企业需求,定制个性化简历,线下招聘会精准对接,最终成功签约,“避免了盲目海投,省心又省力”。

线下,“无纸化”智慧招聘带来了全新体验。招聘现场的智慧大屏实时推送岗位信息,未带简历的求职者如陈珍珍,完成个人身份认证即可生成电子简历并投递;系统还会自动将简历推荐至急聘企业,让“线下对接”同样享有“线上效率”。

服务不仅限于“找到工作”,更延伸至“稳住工作”。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平台嫁接“1311”帮扶机制: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技能培训机会和1个就业见习岗位,服务率达99.78%,帮扶就业率高达93.98,真正实现“就业服务无断点”。

为实现服务“随时随地可及”,平台还构建了“多维渠道矩阵”。线上可通过PC端和微信小程序轻松访问;线下依托市本级、各县区“就业之家”设置自助服务一体机,方便老年人、农民工等操作;推出“7×8小时”直播体系,已完成24场直播、10场“云探厂”,AI数字人24小时在线答疑荐岗。应届毕业生蔡毅习惯每晚关注直播间:“凌晨也能咨询AI,通过‘云探厂’直观了解工作环境,比线下奔波轻松多了!”

图片

03

机制通:政府搭台、市场唱戏,协同共赢“活力足”

平台的持久运转,离不开良好的“协同机制”。“洪城就业通”成功打破“政府单打独斗、市场各自为战”的局面,构建起“政府搭台、市场唱戏、优势互补”的生态。

政府着力当好“搭台者”。负责政策制定、保障监管、搭建平台基础,确保公益属性和数据安全;通过购买服务,引入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让专业机构承担运营、推广、企业开发等任务——政府“有为”与市场“有效”相结合,避免“政府做不精、市场不愿投”的困境。

市场主体充分扮演“唱戏者”。平台整合人力资源公司、培训机构、创业孵化基地等资源,131家培训机构、1220名师资入驻,为求职者提供多元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如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下旬的“1+3”系列招聘活动,1场大型综合招聘会联动国有企业、医药卫生、文旅商贸3场行业专场,吸引600余家企业提供超7100个岗位,2万余人次现场求职,数千人达成就业意向。

这一“政企协同”机制,实现资源“互利共赢”。平台为入驻机构引流,为求职者提供“一站式选岗”,政府整合放大公共服务效能,最终取得“1+1>2”的效果。

图片

04

保障通:隐私安全、权益兜底,求职招聘“无忧通”

“担心信息泄露,不敢填真实简历”“害怕虚假岗位,白跑一趟”——针对许多人对线上求职的顾虑,“洪城就业通”通过“保障通”以技术与制度消除疑虑,让就业“通得安全、通得放心”。

隐私保护方面,平台引入“隐私号通话”技术。求职者与企业沟通时,通过虚拟号码联系,避免真实手机号泄露;严格遵循“数据最小化”原则,所有信息使用均需用户授权,数据传输与存储全程加密,从源头防范信息泄露与骚扰。

权益保障方面,平台坚守“公益底线”。基础服务全部免费,坚决拒绝付费竞价排名,杜绝“花钱买推荐”;对接工商、社保数据,严格审核企业资质与岗位真实性,屏蔽“黑中介”与虚假招聘。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长期失业人员等5类重点群体,平台精准推送岗位,确保“一个都不落下”。

从陈珍珍的“当天面试”、周嘉怡的“精准推岗”,到王福林的“高效签约”、蔡毅的“云端求职”,“洪城就业通”以“四重突破”助力南昌就业市场告别“堵点”、迈向“通途”。这张数字就业网,不仅让劳动者找工作更从容、企业招才更高效,更成为南昌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引擎”。未来,随着平台持续优化升级,将有更多人在此实现职业梦想,南昌的就业生态也将更加活力澎湃——毕竟,当就业“通”了,城市发展便拥有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400-666-4846
08:30-17:30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C 2019-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怀才当遇人才科技集团 赣ICP备20001974号-1

地址:江西运营中心: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VR产业基地4A写字楼6楼 EMAIL:admin@hcdyhr.cn

Powered by 怀才当遇人才科技集团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