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做13休1、每个月工作不少于300小时、715这些工作时长相比,996可不就是福报吗?
与过去相比,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超过了凯恩斯当年预测的程度。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也许,解决之道不在未来,而在过去。
01 用生命换来的8小时工作制
首先发生转变的,就是人类的活动时长。
过去,太阳落山之后,只能回家休息。而有了电之后,人类开始有了夜生活,工作时间也随之增加。
机器可以持续运转,甚至为了延长使用寿命,而尽量减少停机的次数。当时,全世界工人的普遍工作时长都在14-16小时,有的更长达18小时。
人不同于机器,长时间的压榨,必然会出现极端的反抗。
而这次宴会也成为了法国二月革命的导火线。
面对群情激昂的气势,国王路易·菲利普慌了手脚。此刻,“使用武力镇压!”是他能想到的唯一解决方式。凶残的杀戮开始了,数十名群众中弹倒在血泊中。
剧本并没有按照国王的预设进行。2月23日,国民卫队奉命恢复秩序,但他们没有执行命令,反而投向了革命的群众。2月24日清晨,人民占领了各个战略据点。最终,路易·菲利普放弃王位,仓惶出逃英国。
虽然现在看来,这依旧是“血汗工厂”的压榨模式,但相比于此前根本没有全国性工时法案而言,这已经是一种进步。
图源:网络
1886年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走上街头,举行支持八小时工作制的游行。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有4.5万名工人涌上街头。
这样巨大的力量让政府和资本家恐慌,也让他们露出了狰狞的一面。
1886年5月3日,一批罢工破坏者在警察的保护下混进工人的罢工队伍,并故意制造混乱。混乱之下,芝加哥政府以此为借口向罢工的人群开火。这一暴行激起了全市工人的极大愤慨。
100多年间,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八小时工作制的演变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极其漫长与艰辛的过程。无数的生命、遥远的呐喊提醒着我们,现在享有的工作模式从来不是理所应当的。
是“反向关系”?
福特不仅严格遵守八小时工作制,甚至严令禁止工人们超时工作以换取加班费。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操作方式极其少见,但其实这背后隐藏着福特作为企业家的精准判断。
换句话说,充足的休息时间能够使员工的工作效率更高,这对雇主来说能够获利更多。
直至今天,八小时工作制已成为全世界各国普遍采纳的工作时长,很多国家不仅遵循,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工作时间进行了进一步的压缩。
与“勤奋拼搏”的亚洲相比,欧美国家则“安逸”得多。
德国:德国员工每周工作时间为28小时,即每天工作5.6小时,同时保留重返全职工作的权利。
希腊:希腊员工每天的工作时长是4到5小时,一周是20到25个小时。希腊人一般每年工作11个月,却可以领到14个月的工资。
法国:法国每天7小时的工作时长,除周末双休外,每年共计11天法定节假日和5周的带薪年假。如果违反“带薪年假制度”,涉及的雇员或雇主要交1500欧元罚款。
美国:美国工作者一年中工作的天数约为240天,且普遍有15天带薪休假。由于要支付高昂的加班费用,美国企业几乎不会要求员工加班。
日本:以8小时工作制计算,日本劳动者年均工作2080个小时。但是日本加班费是正常上班的百分之0.25,22点以后是乘0.5,许多人会通过加班提高工资。
中国:以8小时工作制且周末双休计算,中国劳动者年均工作2000至2200小时。但就目前中国职场现状来说,除部分国企和事业单位,大部分中国企业都存在加班现象,许多中国公司加班并没有加班费。
当下的世界,工时与发达程度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组奇妙的“反向关系”,越不发达的地区,工作越忙;越发达的地区,休息时间越多。
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使得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端制造业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则主要扮演产业链中“大脑”的职责,工作时长自然就降了下来。
反观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发展水平不均衡,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下游。再加上巨大的人口基数,使得劳动力不是稀有资源,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
“一次性电池”?
2020年8月,微软苏州某团队的员工控诉,从华为和阿里来的员工时常“比赛加班”,甚至“半夜在工作群互发消息”,给团队带来了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加班文化,破坏规则,恶性竞争。
一时间,#从华为阿里跳槽到微软的员工遭抵制,被要求停止无意义加班# 的新闻被顶上了微博热搜。
但在工作氛围出了名的好的微软,员工加班显然是自愿行为。为什么还有员工会主动加班呢?
换句话说,只要有人愿意996,这个工作制度就是一直存在,并不断扩大。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服务商,当时富士康普通生产线工人的基本工资是900元,刚好是深圳市的最低工资标准。所以很多人被迫选择了加班。员工每工作2小时可以休息10分钟,平均每天工作12小时,每13天休息1天。只有这样才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长时间加班且不断重复枯燥的工作对于员工的生理和心理都是巨大的考验。这也最终导致富士康的14名员工在2010年的一年内,先后选择从富士康的大楼上纵身一跃,结束自己的生命。
如今十年过去了,加班文化却依然在蔓延,并且愈演愈烈。
唯一不同的是,工资高出了不少,这也是许多人认同“996工作制”的原因。
在招聘网站上,那些写明了大小周、需要加班的岗位,在薪资那一栏的数字确实更加可观。可这多出来的工资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按照这样的计算方法,我们不妨以上海为例,算一算延长工作时间,我们的工资到底涨了多少。
相比于“996工作制”,这个薪资水平低了将近一半,但是你却可以朝九晚五,并且自由支配周末的时间,你是否愿意呢?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样的算法有失偏颇,毕竟很多八小时工作制的员工的时薪也许并没有那么高,而很多需要加班的人,每天的工作时间早就超过了12个小时,薪资也存在被平均的可能。
这份平均薪资是由996和非996员工的工资数据共同组成的。以8小时工作制计算,时薪为65.9元/小时,以“996工作制”来计算,时薪为36.6元/小时。
由此可见,996的高薪资只不过是你用时间换来的,也可能是用你的“生命”换来的。
金钱,在很多人心目中,可以衡量大部分事物的价值。人们大部分的需求都可以通过金钱来满足。当金钱不足以满足当前的需求时,人们会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甚至是健康来获取金钱。
对于员工而言,他们在透支自己未来的精力,以换取更多的金钱(其实也没多少),而企业家则是在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来换取企业超越同行业的快速发展。
我们常常会把学习、自我提升、休息这些行为比喻为“充电”。而那些没有时间“充电”,承受“996工作制”的员工就好比一次性电池,当他们的“电量”被榨干,企业会替换掉他们,并安装新一批“电池”继续发展。而被淘汰的员工只能沦为被遗弃的“电池”。
文章读到这里,很多人会认为笔者描绘的是“田园诗”式的工作场景。
华东师范大学刘擎教授的一番话也许能回答当前的困境——
我们要有更大的视野,我们不接受这个东西,至少我们要对这样一种接受的观点表达质疑和批评,大家想一想,童工制是怎么废除的?八小时工作制是怎么开始的?劳动保护法是怎么开始的?这些都是一开始被作为空洞的口号,这是人类我们叫做理想的东西。
奇葩说》第七季第八集
Copyright C 2019-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怀才当遇人才科技集团 赣ICP备20001974号-1
地址:江西运营中心: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VR产业基地4A写字楼6楼 EMAIL:admin@hcdyhr.cn
Powered by 怀才当遇人才科技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