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400-666-4846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业指导

“地摊经济”走红:灵活就业为什么会火?

来源:网络整合 时间:2020-10-12 作者:诗茵 浏览量:
疫情的到来,让主业面对的风险因素增多,现代白领们对副业的需求被进一步加大。中央也多次部署“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积极鼓励灵活就业。

“地摊经济”,作为灵活就业形式的一种,继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失业浪潮中发挥重要作用之后,近来又重出江湖,彻底火了起来。
由于政策的松绑与鼓励,“地摊经济”概念持续走强。逐步开放的“地摊经济”,成为近期激发市场活力最为火热的方式之一。不仅互联网、电商巨头纷纷出手,外媒也对中国“地摊经济”关注不已。
有报道称,浙江、四川、江西等地有序开放了“地摊经济”“马路经济”。有大排档业主表示,在允许出店经营的情况下,至少每天收入都是在3万元以上。
“地摊经济”不仅带动了人群消费,让城市更有烟火气息,而且缓解人们的生活压力,拉动就业人数上升。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都可以以低成本加入“地摊经济”,有事可做,有钱可赚。
根据《智联招聘 2020年白领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显示,职场人期待政府能够出台政策缓解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灵活就业的呼声最高,近6成白领希望政府能够进行鼓励和保障。
可见,灵活就业无疑成为了疫情时代下,最受白领们欢迎的就业方式之一。
灵活就业为什么会火?
1、兼顾了企业和员工两方利益所求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劳动力市场也呈现出国际化的特。在企业外部的灵活就业,诸如派遣就业、成本就业等就业形式迅速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曾湘泉表示,灵活就业对中国来讲作用还是非常大的,它会解决我们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间工作生活平衡问题。从企业来讲,它也可以降低成本。
数据显示,在从事灵活就业的白领中,77.26%主要是为了增加一份收入,与第二顺位的“发挥自己的专长和能力”拉开较大差距。

灵活就业兼顾了疫情之下企业和员工两方的利益所求,企业降低了用工成本,个人增加了现金收入,这也是灵活就业发展势头强劲的原因。
2、企业与员工转变为服务关系
作家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中说,世界已经从过去的高理性时代,进入一个高感性和高概念的时代。
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思想意识进步,人们的就业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更多人会因为自己的兴趣或实现自我价值等原因而选择灵活就业,特别是一些可以独立完成、办公地点和办公时间弹性化较强的工作。
在灵活就业的模式中,企业与员工之间由标准劳动关系转变为服务关系。

灵活就业倾向于劳动者的自我选择,而非被动的就业。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自由选择开工时间,来平衡生活与工作。
3、实现了人力资源重新配置
据央视新闻报道,此前盒马鲜生、京东、联想集团等企业都分别推出了“共享员工”模式。商务部也下发通知,鼓励企业间可以共享员工保就业稳流通。

根据统计,仅盒马一家企业疫情期间通过共享员工的方式,解决了全国3500人的就业。
让暂时劳动力过剩的传统餐饮业的员工,来劳动力暂时紧缺的电商零售平台工作,劳动共享解决了餐饮、电商和员工三方燃眉之急。
“共享员工”以一种灵活的短期人员流动用工,实现了人力资源重新配置。可见,企业灵活的用工思维给中长期稳就业带来了新生力量。
职场人从事灵活就业时,
应当注意什么?
1、加强社会保障意识,防范职业伤害
《关于改善灵活就业青年社会保障状况的提案》显示,2018年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1亿人,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的仅8000余万人;医疗保险中,企业、机关事业、灵活就业三类人员参保的分别为2.15亿人、6119万人、4042万人。
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的比例较低,说明了很多从事灵活就业的人没有真正意识到参保的重要性。
参保在保护自身权益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与其等到个人利益受到损害再四处求助,不如在问题到来之前解决问题。加强了解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积极参保,才能在新的企业与员工关系中,寻求庇护,降低职业风险,防范职业伤害。
2、增强战略意识,聚焦“增值”信号
数据显示,不同年龄层的白领对灵活就业的认知不同,年轻白领多求收入补充,而年长白领把“第二职业”当作自己发挥余热的场所,48.84%的70后白领希望自己的专长和能力能够得以活用。
不管是为了养家糊口,还是为了寻找另一个平台来打破自己不得志的困局,职场人都应该增强自己的战略意识。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400-666-4846
08:30-17:30
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Copyright C 2019-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怀才当遇人才科技集团 赣ICP备20001974号-1

地址:江西运营中心: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区VR产业基地4A写字楼6楼 EMAIL:admin@hcdyhr.cn

Powered by 怀才当遇人才科技集团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