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历史及现状
(一)行业及现状
1.行业发展历程
90年代初,随着中国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为民营企业老板谏言谏策的咨询公司开始出现。
到了90年代中后期,随着外资、台资、港资企业在大陆的投资,一些为企业服务的培训机构、国外咨询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一些国外草根类型的培训机构也进入国内,其中的代表人物是陈安之;还有一批是以大学为依托,以教授为主体的培训机构。以上几种类型的公司在中国加入WTO后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在中小微企业领域,以陈安之为先河,以聚成、刘一秒为代表的“实战派”表现最为抢眼。
简要来说,中国培训行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陈安之为代表的的启蒙阶段。
陈安之,中国成功学最具代表意义的人物,其本身是福建人,后去美国,进行安东尼罗宾的成功学课程销售,后来自学成才,去台湾进行成功学授课,98年转战大陆。陈安之好比中国企业培训的启蒙老师,有非常多的人受其影响走上企业管理培训的道路;在很多成功学老师没有意识到出光碟宣传自己的时候,陈安之最早在国内采用光碟机场销售的方式来宣传自己;陈安之的授课是激情+浅显的道理,营销方式是大量的无底薪高提成电话销售人员开拓市场。后来的聚成、刘一秒、汇聚、胜者等都来源于安之机构。
第二个阶段是以刘一秒为代表的实践摸索阶段。
刘一秒,思八达公司创始人,原安之机构课程销售顾问,后自己开始讲课,单场开课最高人数2万人,是目前行业最高纪录保持者,推出智慧系列课程;把客户发展成自己团队、把客户发展成代理、把客户发展成讲师。授课不再是浅显的道理,而是富有逻辑和深度。
第三个阶段是聚成为代表的百花齐放阶段。
聚成公司的创始人为刘松琳、周嵘、罗恩,其中刘松琳是在陈安之课程学习中意识到培训行业是赚钱的行业,决定投资加入这个行业,其首批合伙人就是在安之机构工作的表兄弟周嵘和罗恩,周嵘提出学习卡的模式,就是让客户买充值卡低价学习;后来陈永亮的加入带来了一整套类似保险公司的团队打造模式,强有力的直营团队建设保障了公司的扩张,聚成最大的特点是平台化以及团队建设,为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华一世纪、长松、盛世纵横等都出自聚成。在这个阶段,企业的关注点,在于是否培训与自身有关,因而,以聚成为代表的各类机构,课程设置上包括了商业模式、股权、财税、运营、营销等等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方面。
第四个阶段是以和英、金财、华一、行动教育为代表的重落地阶段。
以华一世纪为例说明。深圳市华一世纪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简称“华一世纪”、“华一集团”)成立于2010年5月,总部设在深圳,是一家集企业管理高端培训、高端咨询于一体的知名大型商学机构,以股权激励、顶层设计、公司治理课程为核心,延伸到为成长型企业提供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财务税务、市场营销、运营管控、资本运作等企业成长全方位解决方案。华一世纪的培训关键词便是目前企业家参与培训课程时时常提起的“落地”二字。这一阶段的企业管理培训市场,区别于第三阶段,企业的关注点更多的在于是否培训能够真正给企业带来收获与实际的成长。以华一世纪及各类专业咨询机构为代表的整体落地系统,在市场上,受到企业家们的高度认可和热烈欢迎。但是标榜“落地”与实际能不能落地,又跟现实很多因素有关,因而,关注企业终身价值、提供长期陪跑服务成为企业新的需求点。
第五个阶段则是以普伟为代表的产业运营、产业生态圈赋能陪跑模式为新风向的后培训时代阶段。
以普伟集团为例说明。普伟集团成立于2000年,扎根华南,辐射全国。通过21年的发展,已成为集企业咨询培训、行业资源整合、产业投资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实体,能为广大成长型企业的崛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公司以《增量模式》产业商业模式课程为核心,延伸到为成长型企业提供管理咨询、系统研发、产业投资、产业整合、产业金融等企业成长全方位解决方案。普伟采用合资模式,与学员深度结合,为项目提供智力、资本、资源等全方位的战略支持,迅速孵化出产业冠军。后培训时代的企业管理培训市场,企业不再愿意为单纯的培训付费,而愿意为陪跑付费,渴望融入产业生态圈,获得资源赋能。普伟集团以深厚的产业积淀成为后培训时代的领航者。
2.行业编年史
企业名称 | 创始人 | 成立时间 | 企业名称 | 创始人 | 成立时间 |
慧聪 | 郭凡生 | 1992 | 创业黑马 | 牛文文 | 2011 |
单仁 | 单仁 | 1997 | 玖零 | 林姝宏 | 2011 |
经邦 | 薛中行 | 2000 | 大脑银行 | 苏引华 | 2011 |
三藏 | 臧其超 | 2002 | 和英 | 詹承坤 | 2012 |
思八达 | 刘一秒 | 2002 | 格勤 |